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变化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 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去认识事物。
- 联系具有普遍性。
-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在一定的联系中;
- 整个世界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 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 联系具有条件性。联系是矛盾着的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有利条件支持,不利条件制约。
-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 改变和创造条件需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随意改变条件是揠苗助长。
(二)事物的变化发展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运动、变化和发展。
物质世界处在永恒运动之中,运动包含变化与发展。变化泛指事物发生的一切变化,发展则是事物变化中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物质世界的发展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 新事物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新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不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
-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否定的部分,又保留了其合理的部分,同时还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 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把握事物新陈代谢的规律,对于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
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
运用矛盾的方法论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在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
- 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指导实践,还要大力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
(timestate::斗争精神)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产生新的矛盾,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
主要矛盾的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在每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
矛盾分析法的运用
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就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是指要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的看,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个性和共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认识一般到认识个别的辨证发展过程。
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伟大胜利,同时又用中国经验和理论创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三、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如果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那么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过程和趋势,表明了事物变化发展是一个渐进性与飞跃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一)量变质变规律
事物的质、量、度
事物包括质、量、度三方面的规定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度这一哲学范畴表明,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量变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 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近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量变质变规律的方法论
- 当事物的发展处在量变阶段时,要踏踏实实做好日常工作,为未来重大改变做准备
- 当质变来临的时候,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成质变,使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含义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在矛盾运动以自我否定的方式而实现的。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的方面与否定的方面,由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当否定的方面上升至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由肯定走向对自身的否定,再由否定进一步走向更高阶段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就是要揭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及本质。
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事物灭亡的因素。
基本内容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科学揭示了否定的深刻内涵。
-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
辩证否定观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要把握住它的现存状态又要把握住它的发展趋向,反对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过程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事物自我发展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有规律的过程。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根本解决。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不同周期的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进到新阶段。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甚至倒退。
分析人类社会发展
要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既要坚信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进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开拓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又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前进中的曲折,在应对挑战和解决矛盾中推动社会发展。
四、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内容与形式
概念
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范畴。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方面,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明,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同一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
方法论
在认识和实践中,要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注重内容,又要积极利用合适的形式去促进内容的发展,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促进作用。
(二)本质与现象
概念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区别
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深藏于事务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而现象则是表面的,外显的,可以直接感受到的。
关系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现象表现本质,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本质与现象的相互依存表面: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和不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
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准确辨别真象和假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三)原因与结果
概念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区别
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
联系
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在事物因果联系的长链中,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任何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则可能是结果,反之亦然。
方法论
正确把握因果关系,才能通过自觉努力,消除不利原因,是事物朝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
(四)必然与偶然
概念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事物的发展既包含必然的方面,也包含偶然的方面。
关系
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一方面。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必然总是伴随着偶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另一方面,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在似乎是偶然起支配作用的地方,实际上是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制约着偶然的作用形式及其变化。
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另一过程就可能成为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在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中,包含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的相互转化。
方法论
在认识和实践中,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发展趋势,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敏锐识别并把握机遇。
(五)现实与可能
概念
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区别
现实是当下的客观存在,标志着事物的当前状况;可能是事物的潜在趋势,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关系
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一方面,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新的可能;另一方面,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依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发展就是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方法论
一方面立足现实,对可能性做出全面的分析和预判;另一方面着眼长远,防止坏的可能变为现实。